幼儿教资《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幼儿园活动区创设

2025-08-08
来源:

一、考点详解

(一)活动区的概念

  活动区,又被称为“区域活动”或者“区域游戏”,是指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及室外场地来设置各种区角,依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以及主题活动发展进程,在各区角投放一定的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小组化、个体化教育活动的一种形式。

  (二)幼儿园常见的活动区

  ①角色表演区

  创设要点:设计不同的角色游戏娃娃家、餐厅、理发店、银行、超市、烧烤店、面包房、学校、工厂、消防队等与社会职业、生活相关的场所。

  ②建构游戏区

  创设要点:较大的空间范围;数量较大的材料:积木、插塑、纸箱、易拉罐、纸板、木板等废旧材料、玉米秆、玉米皮、小麦秸秆、树叶等自然材料和水桶、可乐瓶等生活材料。

  ③表演游戏区

  创设要点:可供故事表演和音乐歌舞剧表演的脚本;表演道具:头饰、衣物,化妆道具等;表演舞台。

  ④美工区

  创设要点:依据实际情况和材料提倡多样化:绘画区,泥工区、雕塑区;各种美术工具:纸、橡皮泥、剪刀、胶水、颜料、油画棒等。

  ⑤生活操作区

  创设要点:系扣子、串珠子、夹夹子、钉钉子、用锤子、用勺子、用筷子、开锁、拧瓶盖、穿带子、系鞋带、编辫子等。

  ⑥益智区

  创设要点:提供拼图、七巧板、迷宫、棋类、扑克牌、几何拼摆、图片比较等材料;结合科学活动和数学活动投放操作材料和探究材料;探究工具:放大镜、天平、尺子。


  ⑦阅读区

  创设要点:提供适于不同年龄段、不同主题的阅读材料:图书、靠垫、地毯、小沙发、书柜。

  (三)幼儿园活动区的功能

  1. 为幼儿创设互动的学习环境

  2. 为幼儿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机会

  3. 为幼儿提供静态和动态相平衡的课程

  (四)活动区的布局策略

  1.区域合理划分

  ①干湿分区

  ②动静分区

  ③固定与临时分区

  ④独立与整合分区

  2.相对封闭性

  3.就近设置

  4.方便通畅

  (五)活动区材料投放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适宜性原则

  3.丰富性原则

  4.层次性原则

  5.操作性原则

  6.差异性原则

  二、练一练

  (一)单项选择题

  1.需要提供故事的脚本和表演道具、帮助幼儿体验舞台表演的满足感的活动区域是(     )。

  A.歌舞表演区

  B.表演游戏区

  C.角色游戏区

  D.班级展览区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表演游戏区是兼有游戏性与表演性,又以游戏性为主的活动区域。题干中描述的活动区域是表演游戏区。

  表演游戏区的创设要点:可供故事表演和音乐歌舞剧表演的脚本;表演道具:头饰、衣物,化妆道具等;表演舞台。

  2.幼儿园环境创设应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对于小班幼儿活动区的设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提供的材料应体积较小,同类材料数量较少

  B.提供的材料应体积较大,同类材料数量较多

  C.可以专门建设益智区等智力活动区

  D.应提供材料及结构复杂的积塑、数字卡等材料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区域活动的材料和工具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这样容易引起幼儿操作的兴趣,幼儿也容易在操作中获得成就感。小班幼儿喜欢玩平行游戏,所以老师给他们的玩具应该同种类的多一些,提供的材料体积大一些,防止幼儿塞入嘴巴,以免发生危险。

  (二)简答题

  1. 活动区材料投放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活动区的材料投放应该适宜幼儿的发展,满足幼儿个别化学习的需求,应该注意以下原则和方法:

  目的性原则:材料是根据教学目的投放的,如学习旅行主题,投放旅行箱、世界地图、风景照片等;

  适宜性原则:年龄适宜、难易适宜、数量适宜;

  丰富性原则:主题类型、功能形式丰富多样;

  层次性原则:材料由简入深、层次递进,如美术区先学会彩笔涂色,再投放丰富多彩的颜料等;

  操作性原则:材料适宜幼儿动手操作,操作形式多样丰富,能激发幼儿创作欲望,调动多种感官。

  差异性原则:投放不同层次、水平材料让幼儿自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