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引领地位的是( )
A全面深化改革B.全面从严治党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答案:D
解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战略日标,在“四个全面”中居于引领
地位。P31
2、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农轻重协调发展
B.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科技跨越式改展
D.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答案:B
解析:必须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P45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
B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C.以公有利为主体
D.以按分配为主体
答案:A解析: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P56
4、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最深厚的根基是( )
A、人民
B、中国传统文化
C、综合国力
D、安定团结
答案:A
解析: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
5、下列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所有人同时富裕
B、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同步富裕
C、所有人同等富裕
D、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答案:D
解析: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P88
6、改革开放的首要任务是( )
A、解放思想
B、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实事求是
D、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答案:B
解析: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改革开放的鲜明特征和首要任务,也是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才能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P97
7、在新发展理理念中,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是( )
A.协调发展
B.绿色发展
C.共享发展
D.开放发展
答案:C
解析: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必须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P115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 )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集体企业
D.国有企业
答案:D
解析: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P121
9、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育人的根本在于( )
A.立功
B.立德
C.立言
D.立志
答案:B
解析: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P142
10、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是( )
A、选举民主
B、协商民主
C、间接民主
D、直接民主
答案:B
解析: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
P173
11、我国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是( )
A、民法
B、宪法
C、风俗习惯
D、道德观念
答案:B
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P190
12、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第一位要求是( )
A、管好用好互联网B、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
C、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D、做大做强主流舆论阵地
答案:C
解析:新闻舆论工作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第一位要求。P210
13.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着重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重大问题的是
( )
A.博学、明辨、慎思、笃行
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答案:C
解析: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作值要求融为一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P212-213
14.完善社会治理必须始终遵循的重要理念是( )
A.共建共治共享
B.尊重顺应保护
C.防控排查化解
D.服务疏导干预
答案:A
解析:理念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先导,必须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保障全体人民参与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的权利,维护全体人民享有社会治理成果的权益,是完善社会治理必须始终遵循的重要理念。
P237
15.“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体现的理念是( )。
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B.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C.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D.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答案:B
解析: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鲜明特色和独特标识,代表着我们祖先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认识。
P243
16.我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是( )
A自由放任发展
B.最快速度淘汰落后产能
C.绿色低碳发展
D.最大力度发展化石能源
答案:C
解析: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习近平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P248
17.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是( )
A.人民安全
B.科技安全
C.军事安全
D.数据安全
答案:A
解析: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保护人民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P262
18、党的二十大将"统筹发展和安全"写入党章,其中、安全解决的是( )
A.动力问题
B.策略问题
C.方向问题
D.保障问题
答案:D
解析:党的二十大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并将其写入党章。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着眼统筹发展和安全、把握国家安全主动权,明确提出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发展和安全是两件大事。发展解决的是动力问题,是推动国家和民族赓续绵延的根本支撑;安全解决的是保障问题,是确保国家和民族行稳致远的坚强柱石。P266
19、新时代人民军队的使命任务,概括起来就是( )
A、“一不怕死,二不怕苦”
B、六个必须坚持
C.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D“四个战略支撑”
答案:D
解析: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国家和民族最高利益,对人民军队使命任务作出新定位、提出新要求,括起来就是“四个战略支撑”
20、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安排中,到本世纪中叶要实现的目标是( )
A.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B.本世纪实现机械化、信息化
C.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
D.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答案:C
解析: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充实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和发展步骤,明确提出确保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这形成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安排。
21、"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首先运用于解决( )
A.台湾问题
B.香港和澳门问题
C.地区发展问题
D.突发热点问题
答案:B
解析:“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22、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任务是( )
A.维护国家利益
B.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C.推进大国协调合作
D.相互尊重、包容
答案:A
解析:维护国家利益这一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P32
23、在全人类共同价值中,体现人类共同追求的理念是( )
A.团结合作
B.平衡与协调
C.民主自由
D.安全与稳定
答案:C
解析:全人类共同价值包含当今时代人类价值观优秀成果,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人类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人类的共同追求。P331
24、新时代党的根本性建设是( )
A.组织建设
B.思想建设
C.作风建设
D.政治建设
答案:D
解析: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P344
25、新时代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鲜明特征是( )
A.标本兼治
B.从重从严
C.循序渐进
D.和风细雨
答案:A
解析:标本兼治是新时代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鲜明特征。P353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27、简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1)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2)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内在贯通、相互成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最有力的体现,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3)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28、如何坚持人民立场?
答:坚持人民立场,就要:始终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热爱人民、尊重人民、敬畏人民。
29、简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答: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证;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30、中华文明的特性有哪些?
答: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共15分。
3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
者、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多边主义之路,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青山一道月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让我们携起手来,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摘自《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试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意义。
答:
(1)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携手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凝聚了各国共识,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的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